第(2/3)页 在宋子苒一再怂恿下,吴婆子一咬牙买了下来。房子买下来后,宋家的那几房的心都提着呢!因着吴婆子一不如意,就说把谁谁分出去单过。 若是以前,几个儿媳妇都乐意自己当家作主,可现在家里越过越好,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就连京郊的庄子,也是下金蛋的鸡…… 这些,都是因为婆婆明智且能干,换了她们任何一个,哪怕给她一只下蛋的金鸡,她也保不住呀!几个儿媳妇都清楚,跟着婆婆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尤其是张春梅,知道自己不受婆婆待见,更是夹着尾巴做人。她现在比起以前,简直判若两人。每天只闷头做活儿,婆婆让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她知道自己嘴巴不讨喜,就努力控制,闭紧嘴巴,能不说话尽量不说。每天晚上,她还会把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跟男人和大儿子复盘一遍,让他们挑出不妥之处,下次注意。 她这么做是因为,她清醒地知道,若要真分家,第一个被分出去的就是她。她现在每个月加起来,有小一两的收入,男人又管着京郊的庄子。 要是分家了,她还能在这个家里做活赚银子吗?他男人还能打理用小侄女的银子买来的庄子吗?不行,说啥都不能被分出去! 因此,在吴婆子开晚间家庭会议时,说到家里的房子住不下这个话题时,几个儿子媳妇都跟鹌鹑似的,缩着脑袋,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宋二贵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抬起头,开口了:“娘,那边的院子,离老五当差的地方要近些,买院子前我去打听过了,那附近住的大多是文人,还有不少是老五的同僚呢。老五若是搬过去的话,上衙散衙都很方便,还能跟同僚拉进关系,跟门邻交流学问,一举多得,嘿嘿……” 宋清墨从家里节衣缩食,送他去读书的那一刻,就想着他一定要刻苦攻读,考中进士。待做了官之后,就把爹和娘接去享福。按照他们这边的习俗,大多数人家的老人,都是跟着最小的儿子的。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分家的事儿。 听了他二哥这番话,宋清墨双眼瞪得滴流圆,叫道:“二哥,你怎么这样?我才成亲,你们就合计着把我赶出门去,你们觉得这像话吗?不行,要分出去,也是家里人口多的分出去。我跟我媳妇才两个人,能占多大地方?我不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