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良庖与少年-《铸道凡尘》
第(2/3)页
大长老这一手黑锅,直接让韩林得罪了其他五位长老,其后果自然是很严重的,连王龙厚着脸皮出面,也保不住他。
受过宗门极刑,一身修为被硬生生打落一个大境界,根基受损严重,已无恢复的可能,而脸上的伤,也落了个终生隐疾。
一般人可能会心灰意冷,就此黯然离去,但他却选择留了下来,留在这个自己已声名狼藉的地方。
曾身处高位的他,其骨子里的骄傲,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与衡量的。
他绝不允许自己,像一条丧家之犬狼狈离开。
千叶门是他荣耀的起始之地,他不想就此成为自己的落幕之所。
王龙在门内虽然处处受大长老打压,但他切切实实是千叶门的七大长老之一,手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实权的,留个人对他来说并不难。
一只被拔了牙的狗,大长老也懒得跟他计较了。
至此千叶门内,正式弟子味鲜堂,丙字号厨房出现了一位‘冷面’老人。
修为低的可怜,区区锻体四层境,每月拿着微薄的俸禄,兢兢业业的劳作着,毫无怨言。
曾经地位仅在七位长老之下的他,成为了一个人人可欺,人人可辱的灰衣弟子。
就连瘦竹竿儿,一个小小跑堂的,都看不起他,对他毫无敬重可言。
此时的韩林一手撑伞,漫步于雨幕中,脸上依旧面无表情,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沧桑的眼眸中,偶尔会闪过几许追忆与怅惘的之色。
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也失却了追名求利的心,等一切重归于静寂,沉淀后,心若古井,遇风不皱。
鬓发渐白的他,如今还留在这里,只为每天都有机会钻研他的道。
世间之道万千,有武道,符道,丹道,阵道,剑道等等,不一而举。
但韩林走的道,却是最偏门的食之道。
世人皆知有庖夫这一职者,却很少有人听说过此道。
‘吃’是一种本能,人饿了就得吃饭,而武者吃东西,多半是与自身境界挂钩的,比如丹药,灵果,武者对此向来是趋之若鹜。
只有少部分人,才会以‘吃’来满足自身的口腹之欲。
而有些强大的武者,仗着自身境界高深,直接摒弃了这种如俗世凡人才会拥有的本能。
他们只吸纳天地间的元气,以追求冥冥中的神道。
这种事向来被韩林嗤之以鼻。
人之本,不离凡尘三寸烟火。
若人人皆以效仿此道,那三千大道——食之道,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自己耗费大半生专研此道,岂不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人有人之道,神有神之道,人、神之道不分,更妄图以卑弱之力去触碰那虚无缥缈的神道,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神道……”
韩林喃喃低语,透过伞沿望向雨幕中的苍穹,眼神中包含着向往,但更多的是一种迷茫。
古往今来,追求神道之人,犹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却只有一人成功过。
但,那人破碎虚空,飞升之后,便再无消息。
只余一个虚无缥缈的成神传闻,流传于世间。
至那以后,整个天下武道沉寂,转眼便已五千年。
带着几缕沉重,韩林走进了味鲜堂后院,正打算掏钥匙,开厨房门时,却突然发现,前方的雨幕里居然站着一个人。
此人身形瘦弱,面向厨房,犹如一根木头桩子,直愣愣的杵在那里,雨水浸湿全身,他却犹未所觉。
“黄豆芽,你在搞什么鬼?”韩林严厉出声,此人虽背对于他,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如今这少年虽已踏入武道,但时日尚浅,根基未稳,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怕是会引起境界下滑,那自己之前的帮衬,岂不是付诸东流了。
面对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自然是想好好的训斥一番,但下一瞬,到嘴边的话,却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只见少年僵硬的转过身来,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眸空洞无神,他神情麻木,面色晦暗,像极了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
韩林眉头紧皱,他不知道少年身上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竟变成了这副模样。
也没做多想,赶紧打开厨房门,向站在雨幕里的少年吼道:“你傻站在那里作甚,还不快进来升火!”
声音飘来,少年空洞的眼珠子终是动了动,拖着瘦弱的身躯,摇摇晃晃的走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