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日常(第三更)-《我的梦幻年代》
            
            
            
                
    第(1/3)页
    戛纳评委跟国内电影节评委不太一样…
    你像金鸡奖颁奖,几个评委不需要公开露面。
    戛纳不一样,正式开幕之后,评委们有各自的安排!
    或者看电影,或者参加活动,或者出席各方山头的记者会。
    当然,除了这些,也没啥事了…
    所以,评委的空闲时间还算不少,至于组委会对评委的对的要求,除了客观公正外,最重要的就是嘴严,绝不能对媒体透露半点内幕。
    对现如今的沈梦溪来说,做评委对他其实没什么加成…
    除了稳定一下跟戛纳之间的关系…
    《天注定》上映后,他还去撑了一下台…
    老实说,《天注定》放在华语电影里面,表现形式很大胆——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尤其华语电影对当前社会事件的缺席,但也仅限于此了。
    放在世界电影范围,只能算小打小闹!
    跟《素媛》相比,少了一份温情、克制;
    跟《熔炉》相比,少了一份直面现实的勇气;
    摘一段豆瓣影评:这不是批判现实主义,这是猎奇现实主义,或唯恐天下不乱主义,难为贾导了!西方希望中国是什么样,他就尽力拍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出来。而且不仅要满足西方的意淫,还要拍的让国内的愤青们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现状。对某些人来说,在中国社会问题上,1%永远比其它99%更真实更重要更具代表性!
    真的,太生硬了!
    “...我觉得他拍得太快了,许多社会事件不能拿来就用,需要消化、打磨一下。”
    ——侯晓贤评价贾章柯。
    这句话现在成沈梦溪的了!
    22号,他接受微博采访,就说了这句话:“...我觉得他拍得太快了,许多社会事件不能拿来就用,需要消化、打磨一下,艺术加工一下…咋一看,没头没尾的,很突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新闻剪辑!”
    “距离真正的大师差的太远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也是新闻事件节选,杨德昌能拍出史诗感,《天注定》太生硬!”
    “这电影让我想到了余华的《第七天》,我们有才华同时也有资源的一批人似乎只醉心于从新闻事件中汲取灵感,这不太妙,而且汲取的还是1%…”
    “并不是抨击当权的故事就一定是对的,不要让小人物的不幸被人拿来当枪使!”
    “…过审?这我不知道,我只是单纯聊一下对电影的看法!即便过审,这电影的市场表现也不会特别好的…”
    呃…
    《天注定》铁定拿不了奖!
    他不是李胺,会给《天注定》极力争取…
    没诋毁就已经很不错了!
    ……
    酒店,小姐姐接过沈梦溪的外套,挂在衣架上,熟练地给他拿了双拖鞋,然后说了自己的行程:“我们今天去了古堡美术馆…看了干尸还有埃及石棺!”
    “你喜欢那种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