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啥?” 站在舞台下最前排的陈天弘还以为听错了英语单词,直至看到记者将摄像机对准自己,这才明白,贝斯利真的是在询问他。 顿时陈天弘的心情就不甚美丽了,他正听美利坚政府的各式大瓜,听的津津有味,结果这个瓜忽然间就丢到他这里了。 感觉就像一只身处瓜田里的猹到处吃瓜,结果吃着吃着,吃到了自己的头上! 尼玛什么意思,你贝斯利答应的事情,自己解释去啊! 问我算什么? 还私人的名义,哇靠,私人的名义为什么要在公共场合说? 你大爷的! 陈天弘在心里疯狂的问候着贝斯利,他并不想掺和这些破事。 奈何....镜头对着他,不开口,说不过去。 于是他非常不情愿的道出了两个字,“我信!” 没等记者们发问,直接将问题又甩了回去,“总统先生,您信嘛?” 说完这句话,陈天弘扬起脑袋,眨着眼睛看向贝斯利,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回答。 记者的镜头重新转回舞台。 贝斯利依旧保持着风度翩翩,满脸澹然的样子。 “我的观点和弘文先生是一样的,我也相信,可惜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它们的存在,所以我只能在科幻中去想象,比如弘文先生的《三体》就能承载我想象的空间....” 见贝斯利在台上一本正经的左顾而言其他,将话题渐渐的引到自己身上,陈天弘非常不忿,却又无可奈何,不好反驳啊,而且人家还在帮自己做宣传。 “唉,早知道我就说,我不信了。” 陈天弘叹了一口气。 殊不知即便他反着回答,贝斯利一样可以接下来。 用他的话说,无论你信与不信,我的答桉早已经准备了,我要的是你的回答,而不是你答桉的正确与否。 而且贝斯利在聊完“外星人”的话题后,又将陈天弘的热度再度翻炒了一下。 “记者朋友们,弘文先生可不止是个作家,还是位诗人,你们还不知道吧,这次他作了一首轰动诗坛的诗,连弗拉齐先生都赞不绝口,弘文先生,你要不要上来为大家讲讲《未选择的路》?” 贝斯利发出了邀请。 闻言,陈天弘眼神复杂的看了眼弗拉齐,他有理由相信,这件事绝对有弗拉齐的推动。 因为这位美利坚诗歌协会的会长,近两天是不遗余力的宣传《未选择的路》。 事实的确如此,弗拉齐刚和贝斯利聊天的时候,一直在推崇这首诗歌。 “弘文先生,要不我陪你一块上去?” 弗拉齐以为陈天弘不愿一个人上去,还好心的说着。 “不用,我自己来。” 陈天弘果断的拒绝了,开玩笑,即便自己心里不是舒服这种强迫式的登台,但装杯的事情能让给别人嘛! 万万不能! 接下里他帅气的一仰头,迈步登台,也不需要什么草稿,直接开启大脑,言说起了这首诗歌创作前后的故事。 ..... 半个小时过后,这场由贝斯利“精心谋划”的记者会落下了帷幕。 他没有继续在诗歌节现场多待,总统的行程排得很满,不过在临上车前,又和陈天弘多聊了几句。 “弘文先生,你要不要在美利坚多待几天,纽约的景点有不少,或者你来华盛顿也可以,黛丽丝小姐可以帮你安排个向导的。” 贝斯利觉得接连几次把陈天弘当成工具人有点不好意思,想做些补偿。 “不用麻烦了总统先生,今天晚上我就回国了,等我下次来再说吧。” 陈天弘摇头拒绝了贝斯利的好意,就今天记者会的架势,要是不走的话,明天不定有多少人堵酒店那。 他已经想象到明天占据各大新闻媒体头条的标题会是什么了。 “震惊!最年轻的金普勒获得者,弘文竟然说真的有外星人,总统先生与之肯定。” “难以置信,《三体》的作者弘文亲口承认见过三体人。” “令弗拉齐都自愧不如的诗歌,居然是作家弘文写的。” 而明面上这场记者会看似贝斯利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了,其实是双赢。 陈天弘同样赢得了热度,热度就是名声,也是金钱,《三体》,《球状闪电》的销售会再创新高,甚至如果出他出诗集的话,都会有不少人购买。 ...... “OK,那就等你下次来,我提前祝你一路顺风,对了,后面再写科幻,别忘了给我发一份,中文版的就可以。” 贝斯利说完祝福的话后又叮嘱道。 “呵呵,总统先生,那你要等好久了,近期我没有写科幻的打算,我想先将学业完成,好好的学习一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