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炼钢(3)-《宋末之龙战九野》
第(2/3)页
这几天理仁也得到情报,第一、贾似道不负众望,已经把元人封死在襄阳之地,当还没有夺回襄阳城。第二、川蜀已经成了尸横遍野,百里无人的地区。
这些情报只有最后一件让理仁非常生气,但是他知道现在自己的力量还是很小,不可能去和蒙古人、朝廷相抗衡,现在只有先发展自己才能面对两边的敌人。
理仁甩甩脑袋,放下一切开始了对自己最重要的钢铁的炼制。大的炼钢炉显然不同于小的,光是现在承装钢水的坩埚就是原来的十倍大小,这样把大坩埚取出炼钢炉也成了困难。这时墨林在一旁建议道:“大岛主,你看这样好不好,在坩埚的底部挖个洞,就像平时炼制生铁时用得办法,等钢水烧好,直接就打开刚过底部的洞,使之自然流出。”
理仁反复的计算过说到:“这也好,试试看。”
说做就做,理仁让之套师傅准备在底部烧制一个相连的管道,制陶师傅这时说到:“要是直接用管道,不如用排道。”
理仁不明白,看看制陶师父,只见他在地上画了个V字型说到:“这就是排道。”
“哦!”理仁终于明白了,原来是V字型。接着理仁问到:“那怎么解决底部的洞暂时堵住,用的时候打开?”
几位制陶师傅手摸摸坩埚底部,反复的想想后说到:“这样吧,在底部做个陶制的活动门,用得时候只需要用铁棒一挑,钢水顺着就会流出来。”理仁点点头同意制陶师傅们的想法。
就这样大坩埚的底部侧面多了一样东西,理仁有点担心影像钢水的加热,不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这种办法可以使用。
理仁抱着试试的想法,让人先在底部炉中加满燃料,把大坩埚内部的铁料和辅料填满然后才在上面加上特质天锅,然后再把上部的的燃料填满。用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可以开炉了,火苗窜上了底料和上料的内部,鼓风机的风呼呼的往炉子内部灌去。渐渐的整个炉子都开始了发热变红,一丈之内热气烤的人不敢接近,只有理仁运用真气后才能勉强靠近炉子。经过观察一大锅辅料和铁料终于开始熔化。
三天过去了,理仁一直守在炉边,观察着炉子内部的情况以及搅拌坩埚内部的铁汁。小的比不上大的,这是理仁这些天心情真实的写照,带着兔子般红彤彤的双眼,一直看着炉内的情况,一时一刻也不敢疏忽大意,并且还要把观察到的情况大声的说出来,好让负责记录的人在一旁听得见。现在是嗓子也干了,眼睛也疼了,脑袋也有点晕了,理仁心中只叫命苦。
终于在第四天,贴水开始往明黄色转变,理仁赶忙对助手说到:“快!加骨粉,加生铁,加生石灰!”
辅料顺着填料槽滑进了坩埚之内,一瞬间坩埚表面发出了蓝色的火焰,映衬着内部明黄色,理仁现在感觉到现在真是最幸福的时刻。
在生石灰加入后,又炼制了一天,贴水终于开始冒出珍珠般的气泡。理仁对着他们大叫道:“开炉了!”
数十个壮汉抬着大大的模子放到了钢水的出口处,理仁赶忙用铁棒一挑坩埚底部的小活门,明黄色的钢水终于流了出来进到模子里面。
这时理仁再也管不了成没成功,迅速的跑到一边给他专门准备的床铺上,倒头就呼呼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这才被饿醒了。可是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问到:“这回的钢成功了吗?”
属下们和墨林都高兴的望着理仁肯定到:“启禀主公,成功了!而且比百炼钢还要好。”
“主公真是神人也!”陈林在一边夸赞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