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河破碎-《凡途归真之紫琊传》


    第(2/3)页

    几十名臣子长跪在长乐宫正门前方,从破晓一直候到了日落。苦苦觐见。

    而结果是,唐王的确召见了他们。但是却在御花园后的莲池之畔,命歌儿舞女演奏礼乐,排下鹿肉酒宴来款待众臣。众臣欲将边关战讯闻达天声,但唐王却乐于歌舞升平,完全不愿与众臣谈论军政之事。

    众臣连日来无法面见天子,只好乘着夜深之时,聚会于华珊公主的清荷寝宫之内,以商讨保国安民,击退胡虏之策。

    “诸位请起吧。”华珊公主一声长叹,说道:“本宫虽居于深闺之内,但众位连日以来为我大唐之所作所为,本宫尽已知晓。但父皇此时陷于沉乡醉梦。连本宫亦是难以规劝。”

    “公主……老臣年近八十,垂垂老矣。但大唐万里河山尚自蓬勃待发。如今家国蒙难,镇北公已战死殉国了……长安再不以王剑布告天下,发兵北击天狼,则我大唐必灭,九州必亡!”

    “老臣等星夜难寐,商议权衡之下,唯有请公主出宫,先行北上稳定军心。只有公主殿下您与前线的将士们一同面对强敌,将士们才会为我大唐与狼族浴血死战。我们的帝都长安,方才有望抵御狼兵的侵袭!”

    御史大夫秦观苍髯白首,他为帝国半生操劳,可谓是鞠躬尽瘁,此时以年迈之躯力挽国难,实属国之忠良。他老来气短,不停地咳嗽着。心中痛如刀割,皱纹交错的双颊间,淌下了两行浑浊的老泪。

    “老臣虽居太尉之职守,但却不能调动兵马,如今太尉府之政事,无时不刻都在沈相的监视之下。空有满腔烈血,却不能尽忠报国。哀哉,痛哉!”

    太尉董兴扶壁长叹,由于朝中沈相的位高权重,所有的一切都在丞相的监视之中。太尉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那沈大先生的眼线遍布朝野,若不是朝中群臣乘此夜深人静之时来清荷宫拜访华珊公主,密谋北域之战事。那么,此事定然亦是会被沈相所察觉。

    “许久以来,苦了诸位了。如今我朝之局面已是大为不利。本宫明日一早,便亲自前往北域督战。而宫中之事,还请诸位劳神费心。我大唐,不能没有诸位。也请诸位务必要将前线的战报传达给父皇。”

    华珊公主的语气顿了顿,沉重的说道:“但父皇他……此番只是被蒙蔽了,他绝不是那种从骨子里便昏庸潦草,碌碌无为的君王。先皇曾开大唐之盛世,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世,必然不会让我们辉煌的国度崩溃凋零。”

    “老臣也是觉得陛下一向明察秋毫,但此番之事,未免太过于蹊跷。老臣斗胆猜测陛下心头所想,莫不是要……”

    ……

    雍州,商陆城。

    熟悉的古井石桥边飘起了朦胧微雨。那少年的身影伫立在永安桥上,似乎与檐外杏花,波光潋滟相合,宛如静默的风景。只是这幅充斥着眷恋的画风之中,却不见一位撑伞的佳人。

    伞外坠落的雨滴润湿了石阶上增长的青苔,每一滴清净的雨珠内都倒映着少年那俊美之中,却又带着些许憔悴的容颜。当故地重游之时,一幕幕的回忆涌上心间。水面上的倒影在石桥下回荡着,更徒增几许寂寞伤情。

    “请问这位公子,你为什么一直在看我呢?难道小女子这里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吗?”

    “在下……只觉得姑娘似我梦中之人,但却不知在这商陆城中见到姑娘,是否亦是置身于梦境之中……”

    熟悉的话语尚自回响在耳畔。这一切,好似都只不过是一场大梦,无论在人间还是天上。然而眼前的世界唯有雨雾蒙蒙,旧景如初,故人寥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