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良庖与少年-《铸道凡尘》
第(1/3)页
第三十六章 良庖与少年
清晨
一声鸡鸣隔着雨幕遥遥传来,唤醒沉睡中的人们。
后山小屋
灰衣少年犹如丢失了魂魄的躯壳,僵直的躺在冰凉的地面上,直到鸡鸣传来时,他空洞布满血丝的瞳孔,才微微的转动了一下。
他一宿没合眼,整个精神一直沉浸在晦暗的绝望中。
武道是通向与落雪重逢最近的桥梁,他一直相信,只要自己顺着这条路走,总有一天会见到落雪的。
他也一直坚信,路的尽头就是那镌刻在灵魂深处,最熟悉的一抹身影。
而如今这桥梁轰然崩塌,他就像一个坠入深渊之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离那抹身影越来越远,伸出去的手,想要挽留,抓住的却是虚无的空洞。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拉拽着少年的心魂,堕入那无底之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扭转着僵硬的身体,从地上爬起来,出了门。
雨,从昨天一直下到现在。
淅淅沥沥,如丝丝银线,从天幕洒下,沾染了少年的发梢,浸湿了薄薄的灰衣。
他神色木然,仿若未觉,迈着僵硬的步伐,习惯性的往伙食房方向走去。
失魂落魄的身影,很快就被淹没在了雨幕之中。
韩林
曾经千叶门长老团御用良庖,因其厨艺精湛而在门内备受敬重。
他做的菜不仅美味,还能通过各种搭配,将食材原有的营养价值提高数倍有余。
就连别人颇为头痛的妖兽肉,经过他的特殊手法处理腌制后,其内所蕴含的营养价值,也是呈几何倍数噌噌往上涨。
因此,大长老李沧海常常戏称他为‘韩药师’!
意思是,他做的菜,能跟炼药房里那几个老家伙炼的丹药相媲美了,甚至在有些地方还犹有胜之。
毕竟千叶门只是个小门小派,愿意来扎根的炼丹师,也只是些不入流的存在。
他们那点雕虫小技,可能在真正的炼丹大师眼里,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给冠以‘炼丹师’的头衔,都有辱没这称号的嫌疑。
但,就是这么滥竽充数的‘炼丹师’,在千叶门内,都得当祖宗一样伺候着。
炼的丹,像是炼丹炉里未完全熔炼的各种药材渣,杂糅而成的泥丸子。
其药性虽有几分,但包含更多的却是丹毒。
换句话说,吃了丹药,吸纳其效用后,还得花费一定时间来祛除丹毒。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想放屁,结果没把住门儿,窜了一裤裆稀,屁虽放了,却着实让人痛快不起来。
这个时候韩林的出现,却是让千叶门见识短浅的六大长老,齐齐眼前一亮。
食材中所蕴含的能量,虽然没有药材中精纯,但一个人若长期食用,对其身体,和境界都有稳固的提升,毫无副作用的提升,更不用担心有毒之类的问题。
是以,大长老李沧海对其推崇有加,不惜‘昧着良心’,自私一把,只让千叶门七大长老,才能享受到韩林厨艺所带来的魅力。
在丹药与食补双管齐下之下,他们的境界都逐步提升着。
“丹王之名天下晓,千叶门中有韩老!”
这句贯口,至今还被门下弟子时有提起。
以前大家念叨的时候,都是满怀敬仰之情,而现在多半是嘲笑讥讽。
大概在五年前,就因为韩林与王龙走得近,让大长老李沧海起了猜忌之心,从而成为了大长老与王龙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相比于韩林所展现的好处,李沧海更加信奉于自己的座右铭——心不狠,江山不稳!
是以,李沧海曾经赐予他的荣耀,将其全部被没收,还给他贴上了一个‘中饱私囊’的标签。
‘以做菜为名,私自克扣食材分量,留作自用’,此事一经公布,轰动了整个山门。
韩林可是长老团的御用良庖。
长老们平时所吃的食材无不是灵珍山馐,富含浓郁的天地能量,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还有助于境界的提升,无任何副作用,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天材地宝,灵丹妙药。
他中饱私囊的做法,无疑有阻长老武道之嫌,犯了武者的大忌。
第(1/3)页